close
最近因幫老公看保險,開始認真研究,有時碰到很久沒見面的朋友就會問他,你買保險了嗎?聽到的人通常又驚又恐,聽到我不是想賣保險才冷靜下來,因為我媽在小時候就幫我保了且保險費不是我繳,但我現在跟一個胖子在一起,我真的覺得保險重要,但覺得真的是一筆費用,用不到怎辦?
開始認真研究後發現,真的研究不完,現在累了想收網,以下是調查結果,僅供參考:
1. 保險賣的是不對等資訊
很難在市面上找到所有保險公司的比較,保險比較網:ex:finfo/MY保險等,通常險種只存在部分,保經只能賣1X家的保單,但保險公司有3X家,若要去保險公會,或是慢慢查條約,可能我已白髮蒼蒼,所以研究方向傾向PTT保險版與google 找網路聲量高的險種,並注意國人各年齡
疾病發生率,健保DRG制度與這幾年理賠申訴多的保險公司
2. 你真的懂你買的是什麼嗎?
通常40歲以下的人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大家通常都是爸媽從小幫忙保的,40歲以上的人,喜歡終身型醫療險,所謂終身型醫療險,通常包含住院醫療與手術費用,理賠時,不看收據,看的是醫生證明,繳費約20-30年,保障終身。
ex:我的保險費即是終身醫療,目前已經快繳完了,目前已理賠過一次醫療險約17萬,總繳費用快40萬,只要我活著我媽每年可領1.2萬,但這些我媽在20年前保的時候覺得買保險覺得是幫朋友忙,屬人情保單,我仔細看過保單才跟他說詳情。所以保單絕對要看好條款,而且要你自己看,業務只是輔助(業務說話不一定能信),自己研究才踏實
3. 醫療險-終身VS定期:
以醫療險來說,目前若搜尋終身VS定期,網路上95%(30-50篇以上的文章,包含商周理財雜誌網路保險批踢踢蘋果等)是推定期,主訴是用小錢買到當下的保障,定期一定比終身便宜,但終身只繳20年就可以保終身,為何大家還推定期?原因簡單分為以下:
3.1 .通膨:若以現在年紀來看,定期非常貴,一年約繳1萬多,但住院才領1500元,手術還有理賠上限,1500元在40年後,以通膨3%計算,大只剩目前市值700元,但耗費目前的一萬多塊去換700元的日額,你覺得划算嗎?且依據國人住院比例排序,住院高於5天的真的不多,總繳費至少快30萬,你覺得要住院幾次/每次幾天,你才可回收保費?
3.2 DRG制度與醫療水準的提升:住院一定會降低,自費額度一定會提高,目前國人50%以上的醫療支出為雜費,所以應該是要加強實支實付(通常為定期險,目前最高可保至84歲,會隨著年齡每五年調高一次保費)
3.3 你應該靠理財而不是靠保險:如以上所述,你目前屬人生黃金賺錢年齡,你把你的寶貴資本拿去買不一定可回收的保險(即使還本也被保險公司吃掉利),還不如好好學學0050怎麼買
 
以上3.1-3.3為網路論述,但我目前覺得還是要買終身醫療!為何?因為我曾經出乎意外住院一個月,所以累積到17萬的理賠,未來人生難以預料,所以買日額保險,是為了萬一
(推薦一下要買終身保險,需買沒有理賠上限的終身保險)
且目前未規劃癌症險打算,決定用重大疾病(有賠原位癌等)+終身醫療+雙實支實付來cover,所以實支實付和終身醫療,在經濟許可下,應該同時並進,好啦囉哩八縮,其實我只是想說終身醫療沒有網路說的那麼不堪只是真的不要想能回收,不能回收最好阿,除終身醫療外,一個有家庭責任的男人,應該在殘扶險下點功夫(一次性給付+每月定額給付)且好好看理財書,累了 收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鬥媽媽 的頭像
    法鬥媽媽

    新手人妻的育夫日記

    法鬥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